屋受論壇wuso.me
標題:
「麻雀」—中國麻將的歷史過往
[打印本頁]
作者:
威猛小姐
時間:
2017-11-2 23:55
標題:
「麻雀」—中國麻將的歷史過往
麻將起源於中國也繁榮與中國,麻將被著名學者胡適稱為「國戲」。麻將也稱「麻雀」是一項極具東方文化底蘊的娛樂休閒遊戲活動。在中國愛好「搓麻」者可以說數也數不過來,群眾基礎那是相當深厚,成年人自不必說,就連未入學的兒童也知道大人們玩的這個遊戲叫做麻將。麻將起源可以追溯到很早的古代,其雛形據說有三四千年的歷史。麻將最早原屬於皇家和王公貴族的遊戲,在長期的歷史演變中流傳於民間,至明朝、到清朝麻將基本定型。
關於麻將的由來主流比較認可的說法是,麻將牌又稱「麻雀牌」、「麻雀兒牌」,本是江蘇太倉「護糧牌」,在太倉方言中,「麻雀兒」和「麻將」讀音比較近。有關資料記載,在江蘇太倉縣曾有皇家的大糧倉,常年囤積稻穀,以供「南糧北調」。糧多自然雀患頻生,每年因雀患而損失了不少糧食。管理糧倉的官吏為了獎勵捕雀護糧者,便以竹製的籌牌記捕雀數目,憑此發放酬金,這就是太倉的「護糧牌」。這種籌牌上刻著各種符號和數字,既可觀賞,又可遊戲,也可作兌取獎金的憑證。這種護糧牌,其玩法、符號和稱謂術語無不與捕雀有關。麻雀牌三種基礎花色的名字叫做「萬、束、筒」。「筒」的圖案就是火藥槍的橫截面,「筒」即是槍筒,幾筒則表示幾支火藥槍。「索」即「束」,是用細束繩串起來的雀鳥,所以「一索」的圖案以鳥代表,幾索就是幾束鳥,獎金則是按鳥的多少計算的。「萬」即是賞錢的單位,幾萬就是賞錢的數目。此外「東南西北」為風向,故稱「風」,火藥槍射鳥應考慮風向。「中、白、發」:「中」即射中之意,故為紅色;「白」即白板,放空炮;「發」即發放賞金,領賞發財。麻將玩法的術語也與捕雀護糧有關。如「碰」即「彭」的槍聲。又如成牌叫「和」(音胡),「和」「鶻」諧音,「鶻」是一種捕雀的鷹。除此還有「吃」、「槓」等術語也與捕鳥有關。明朝時期有名為萬餅條(或「萬秉章」)的人在「葉子格戲」的基礎上創造豐富麻將,以自己名字「萬、餅、條」作為三種基礎花色。
對於麻將的歷史起源也有人說,麻將牌是由馬吊牌、紙牌發展、演變而來的。而馬吊牌、紙牌等娛樂遊戲,又都與中國歷史上最古老的娛樂遊戲「博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甚至是「血緣」關係。現在流行的棋、牌等博弈戲娛,無不是在博戲的基礎上發展、派生、演變而來的。古博戲始於何時,準確年代很難說清。據《史記》和其他有關文字的記載,博戲的產生至少在殷紂王之前。中國最早的博戲叫「六博」,有六支箸和12個棋子,箸是一種長形的竹製品,相當於今天打麻將牌時所用的骰子。據《顏氏家訓·雜藝》所載,可知博戲又分大博、小博。大博的行棋之法已不可考。小博的玩法在《古博經》里有比較詳細的記載。其方法是:兩人相對坐,棋盤為12道,兩頭當中為水。把長方形的黑白各六個棋子放在棋盤上。又用魚兩枚,置於水中。比賽雙方輪流擲瓊(即骰子),根據擲采的大小,藉以決定棋子前進的步數。棋子到達終點,將棋子豎起來,成為驍棋(或稱梟棋)。成為驍的棋,便可入水「牽魚」獲籌。獲六籌為勝。未成驍的棋,就稱為散棋。驍棋可以攻擊對方的棋子,也可以放棄行走的機會而不動,散棋卻不可。
麻將起源傳說與鄭和下西洋也有很大的關係。公元1405年~1433年,這明朝的二十八年間,三保太監鄭和先後七次奉旨率船隊出使西洋,行程十萬餘里,史稱「鄭和七下西洋」。船隊在大海上航行,難免經年累月,水手們的生活枯燥乏味,經常有將士想家,甚至有試圖謀反的。無聊的日子怎麼過?鄭和就設計了一種叫「竹牌」的遊戲,以此打發水手們的空閒時光。那時行船以風為動力,刮什麼風就成了出海者最關心的事情,於是竹牌就以「東、南、西、北」風為始。老式麻將很看重「風」牌,定座位是要用四風來「扳莊」。一風一圈,四圈打完,又得重「扳」。以四圈為限,也取「四面來風」吉祥之意。有了風就可以行船,而張帆、落帆要繩索,解錨、系錨需纜索,所以竹牌就中有一至九條「索子」。大的繩子或鏈條稱為「索子」,故有纜之稱。如今我們一般稱之為「條子」,這是直觀的形象叫法了。再者,海上航行的生活水源是淡水,水手們在航行前就用許許多多的木桶或竹筒裝滿了水一一排列貯藏在船艙內,於是牌中就有一至九「筒」。鄭和率領水手們出海,那是官派,男丁出海了,家中妻兒老小昨辦?況且到了海外,不可丟了「大明威儀」的格,水手們上岸後總得有幾個錢使,供喝酒、吃飯、購物之用,於是皇家撥給每船幾萬串銅錢,分發給水手們,自然牌中也就有了「萬」字。此外,皇家做大生意,水手們手中有錢,不妨採購點異域之奇物,做點小生意。購物時選「中」了,就能「發」財,不「中」就可能洗「白」,於是就有了「中、發、白」三張牌。還有,在茫茫大海上航行,水手們往往不記日期,只辨寒來暑往的季節變化,所以竹牌中又添了「春、夏、秋、冬」四張花牌。第一次玩的時候是鄭和、副帥、大將軍、鄭和的夫人(太監也可以娶妻)四個人一起玩,最後確定了遊戲規則後,全船開始都玩此遊戲,船上有一個姓麻的將軍,他玩這個遊戲得心應手,於是鄭和給這個遊戲命名「麻大將軍牌」,即是後人的「麻將牌」。
演變的歷史來到明末清初,當時馬吊牌盛行。由馬吊牌又派生出一種叫「紙牌」(也叫默和牌)的戲娛用具。紙牌也是供四人打,由紙製成的牌長二寸許,寬不到一寸。紙牌開始共有60張,分為文錢、索子、萬貫三種花色,其三色都是一至九各兩張,另有么頭三色(即麻將牌中的中、發、白)各兩張。斗紙牌時,四人各先取十張,以後再依次取牌、打牌。三張連在一起的牌叫一副,有三副另加一對牌者為勝。贏牌的稱謂叫「和」(音胡)。一家打出牌,兩家乃至三家同時告知,以得牌在先者為勝。這些牌目及玩法就很像今天的麻將牌了。這種牌戲在玩的過程中始終默不作聲,所以又叫默和牌。其後,人們感到紙牌的張數太少,玩起來不能盡興,於是把兩副牌放在一起合成一副來玩,從此紙牌就變成120張。在玩法上,除了三張連在一起的牌可以成為一副以外,三張相同的牌也可以成為一副。也就是說,上手出的牌,下手需要還可以吃、碰。這時牌的組合就有了「坎」(同門三張數字相連)、「碰」(三張相同)、「開槓」(四張相同)。此時的紙牌又叫「碰和牌」。
經典名著《紅樓夢》第四十七回《呆霸王調情遭苦打,冷郎君懼禍走他鄉》中,賈母、薛姨媽、王熙鳳等斗的就是碰和牌。書中寫道:鴛鴦見賈母的牌已十成,只等一張二餅,便遞了暗號與鳳姐兒。鳳姐正該發牌,便故意躇躊了半晌,笑道:「我這一張牌是在薛姨媽手裡扣著呢,我若不發這一張牌,再頂不下來的。」……二餅就是二文,文字門在馬吊中已繪成圓餅狀(見明潘之恆《葉子譜》),這裡正是一個發出頂牌的例子。與此同時,骨牌中也出現了一種「碰和」,將21種牌色每種五張合成一副。並且有了開槓、自摸加倍、相公陪打、詐和受罰等規定。骨牌的這些打法和術語也由紙牌接受、繼承下來。
繼續發展大約到了清末,紙牌增加了東、南、西、北四色風牌(每色四張)。那時人們最常用的桌子是方桌,又叫八仙桌。八仙桌的名稱是從就餐時可以坐八個人得來的。用於打牌時總是面向一方,這就限制在一方里不能坐兩個人。逐漸地形成了玩牌由四人來玩的習俗,四人各坐一方。人們還從四方得到了啟發,在紙牌中增加了東、南、西、北風。至於三元牌中、發、白的增加,可能是人們對升官發財的嚮往。中就是中舉(中解元、中會元、中狀元,稱為中三元),發即發財,中了舉,做了官,自然也就發財了。白板可能是空白、清白之意。後來人們發現在玩麻將時常常把牌拿完了,也沒有人做成牌,感到掃興。為彌補這個缺憾,於是又增加了聽用。最初的聽用只增加兩張,逐漸發展增加為更多的張,直到發展為有繪的麻將牌。但由於紙牌的數量一多,在取、舍、組合牌時十分不便,人們從骨牌中受到啟發,漸漸改成骨制,把牌立在桌上,打起來就方便了。正宗的麻將牌從此開始。
歡迎光臨 屋受論壇wuso.me (https://wuso.me/)
Powered by Discuz! X3.4